每日讀禱

Divine Reading

2025-11-01

保羅的心

哥林多後書 第11章



作者:謝明昇牧師

一、唱一首詩歌敬拜神 (3分鐘)

聆聽一首詩歌,預備心領受神的話

二、讀一段經文:讀三遍後開始默想 (5分鐘)

【哥林多後書一15-22】:「15 我既然這樣深信,就早有意到你們那裏去,叫你們再得益處;16 也要從你們那裏經過,往馬其頓去,再從馬其頓回到你們那裏,叫你們給我送行往猶太去。17 我有此意,豈是反覆不定嗎?我所起的意,豈是從情慾起的,叫我忽是忽非嗎?18 我指著信實的神說,我們向你們所傳的道,並沒有是而又非的。19 因為我和西拉並提摩太,在你們中間所傳神的兒子耶穌基督,總沒有是而又非的,在他只有一是。20 神的應許,不論有多少,在基督都是是的。所以藉著他也都是實在(實在:原文是阿們)的,叫神因我們得榮耀。21 那在基督裏堅固我們和你們,並且膏我們的就是神。22 他又用印印了我們,並賜聖靈在我們心裏作憑據(原文是質)。」

感想:政治人物說話不算話,人民還是會繼續投票給他;補習班老師私德敗壞,學生仍然會說他是名師,報名上他的課;明知某個廣告裡老闆的毒舌言行傷害至深,為了折扣或方便還是有人會掏錢買單,這類現象在社會中屢見不鮮。但在教會中,這卻行不通。因為所傳的神「在祂只有一是」,傳講福音的人若沒有這樣的特質,所說的話和所作的事便常常不相符合,也就是口是心非。最後,他們所傳的福音就無法令人願意相信了。

保羅深知這一點,所以他在信中開頭就安靜且透明地說明自己過往的決定與調整,是出於真誠,而非反覆與虛假。信主之人若要成為主所用的器皿,「聖潔和誠實」是必需具備的條件,是信仰與行動一致的體現。

在聖經中有記載了保羅到哥林多教會的行程有三種:

1、記載在哥林多前書16:5-7:保羅先到馬其頓;再往哥林
多;與他們住一段時間;然後哥林多信徒送他們離開前往其他教會。

2、記載在哥林多後書1:15-16:保羅原定計畫先從哥林多 出發,再到馬其頓,然後再回哥林多。

3、結果真正的行程(哥林多後書 1:5-7,2:5,2:13,3:4):實際上,保羅先到了哥林多,卻受到羞辱和傷害;於是他帶著傷害離開回到馬其頓,由於不想再受傷害,他便去了以弗所;本來和提多約好在特羅亞見面,但是因為沒遇見提多所以前往馬其頓找他,得知了哥林多的信徒有改變了。保羅最終從馬其頓寫信給他們,既然他已知道哥林多教會信徒有了悔改的行動,他就寫了哥林多後書,說明他對他們的信心,並表達對他們的鼓勵。

要知道哥林多教會是保羅所建立的,是他和西拉、提摩太把耶穌基督復活的福音傳給他們的,照理來講,他們應該對保羅充滿感謝和敬愛才對啊!可是這時關係卻惡化到如同仇人一般。這對我們有什麼啟發呢?對於服事,我們當然應感謝神,祂將榮耀的職份賜給我們,他沒有受到感謝與敬愛,相反的,保羅被仇視,在事工中不被人所紀念。我們要知道罪人所蒙恩的團體要走向成聖的道路,是一項漫長的工程,需要不斷的施工與修復,需經歷永無止盡的付出與禱告,甚至直到見主面後才會停止的。

結論:保羅是創建者,但毫無「鴨霸」之氣,在他的事奉之中,充滿順從聖靈和委曲求全,我們呢?我們也能夠如此嗎?

三、作馬丁路德的禱告讀禱 (7分鐘)
1、讚美—2、感謝—3、認罪—4、祈求—5、代求—

四、開始全新的一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