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10-29
神是賜安慰的神
作者:謝明昇牧師
一、唱一首詩歌敬拜神 (3分鐘)
聆聽一首詩歌,預備心領受神的話
二、讀一段經文:讀三遍後開始默想 (5分鐘)
【哥林多後書一3-7】:「3 願頌讚歸與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父上帝,就是發慈悲的父,賜各樣安慰的上帝。4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,他就安慰我們,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。5 我們既多受基督的苦楚,就靠基督多得安慰。6 我們受患難呢,是為叫你們得安慰,得拯救;我們得安慰呢,也是為叫你們得安慰;這安慰能叫你們忍受我們所受的那樣苦楚。7 我們為你們所存的盼望是確定的,因為知道你們既是同受苦楚,也必同得安慰。」
感想:「安慰」這個字的名詞(parakleesis)與動詞(parakaleo)在哥林多後書共出現有29次之多,它們編織在各般的「患難」(1:4)、「苦楚」(1:5)、「苦難」(1:8)、「憂愁」(2:7)、「喪氣」(7:6)之中。事實上它們與「保惠師」、「中保」(parakleetos)(指耶穌基督)是同一組字根,被召來與你同行的意思。它不只是溫柔的同情,它更能帶給人勇氣面對困境。
1、安慰出現的地方
(1)「一切的患難中」:它不是單指逆境,而是已經會帶來生命危險的苦難和困境了,如到第八節時保羅所講的「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」。這時候神的安慰就來到。
(2)「多受基督的苦楚」:也就是主所受的苦,保羅他們也得受,而且是多多的忍受。為了福音,他們必定經歷耶穌所講的:「狐狸有洞,天空的飛鳥有窩,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。」(太8:20)受苦在初代教會似乎是基督僕人的共業。
可是神會用奇妙的方式把「各樣的安慰」賞賜下。想想看,到腓立比的傳福音的時候竟然被拘禁在監獄,可是神卻開了路,使得禁卒全家信了主,聖經這樣記載:「於是禁卒領他們上自己家裏去,給他們擺上飯。他和全家,因為信了上帝,都很喜樂。」(徒16:34)保羅他們呢?會不會比禁卒更喜樂呢?
2、這安慰出現的目的
(1)叫神的百姓能得安慰:保羅他們成為基督的見證,是的,縱然患難會臨到,但神也必保守到底,使神的百姓不致被試探所勝,以致失去了救恩。所以聖經說:「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,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。」(來2:18)
(2)叫神的百姓能忍受苦楚:受過苦楚的人最能成受他的人苦楚。民國七十八年六月東海大學企管所學生「柯重宇」被大聯結車從後追撞而死,他的母親-柯蔡玉瓊(柯媽媽)「就因為遭受切身之痛,瞭解車禍受難家屬的痛苦與無助,所以更加堅持自己要走的路。」為此努力為「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」催生,經過八年才成功立法。真正走過苦難的人,最能回過頭來安慰在受苦的人。
結論:神用各種途徑來安慰我們,但最大的安慰來源常常是那些曾經受過苦的人,沒有人願意受苦,但苦難的意義常常是超過我們人的眼界所能窺知全貌的。
三、作馬丁路德的禱告讀禱 (7分鐘)
1、讚美 2、感謝 3、認罪 4、祈求 5、代求
四、開始全新的一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