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日讀禱

Divine Reading

2025-10-05

最妙的道(3)

哥林多前書 第13章



作者:謝明昇牧師

一、唱一首詩歌敬拜神 (3分鐘)

聆聽一首詩歌,預備心領受神的話

二、讀一段經文:讀三遍後開始默想 (5分鐘)

【哥林多前書十三4-7】:「4 愛是恆久忍耐,又有恩慈;愛是不嫉妒;愛是不自誇,不張狂,5 不做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處,不輕易發怒,不計算 人的惡,6 不喜歡不義,只喜歡真理;7 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。」

感想:這是第三天了,我們要進入第七項愛的具體行動,繼續我們的愛之旅吧!

7、 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
世界有兩種人,一種人常想到別人欠他們,另一種是永遠不會忘記他們是欠人家的。今天如果大家都能夠少一點只想到自己的權利,多想到自己的責任,社會的問題會係很多的。保羅說:「無論是希臘人、化外人、聰明人、愚拙人,我都欠他們的債。」(羅1:14)保羅知道他欠耶穌太多了,他要把欠的都還在神所愛的那些人身上;約書亞為以色列人分產業,分完之後才分自己的:「以色列人按著境界分完了地業,就在他們中間將地給嫩的兒子約書亞為業。」(書19:49)約書亞先求別人的益處,愛使他成為偉大的領袖。耶穌如果只是想到自己的益處,祂需要來到世上嗎?天父只想到自己的益處,祂會為愛我們而犧牲了祂的獨生愛子嗎?所以聖經說:「上帝愛世人,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 他們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致滅亡,反得永生。」(約3:16)神所做的一切無非是要我們得著最大的祝福,得回永生。

8、愛是不輕易發怒
「輕易發怒」是指很容易被周圍環境所發生的事激怒了。被激怒往往是失敗的記號,因為會使我們失去平衡而發脾氣。猶大把耶穌出賣的時候,祭司長來抓祂,祂也沒有因此發怒,反而要彼得息怒說:「你想,我不能求我父現在為我差遣十二營多天使來嗎?」(太26:53)耶穌被帶到公會無理對待的時候,祂不發怒(可14:62),反而審問祂的大祭司發怒到「撕開衣服」(可14:63);祂被帶彼拉多面前,羅馬兵丁鞭打祂,吐唾沫在祂臉上,百般的侮辱祂,祂也沒因此而發怒;彼得三次不認主的時候,聖經說「主轉過身來看彼得」(路22:61),那時後的臉一定充滿憐憫和諒解,絕不是怒眼瞪著彼得。耶穌的心中充滿愛,所以祂絕不輕易發怒。只有一次祂大發怒氣,因有人在聖殿中作不正當的買賣,把聖殿變成賊窩了。耶穌發的是義怒,不過我們一般人不要亂發,我們發的常是自己的壞脾氣。

結論:基督徒失去愛,基督徒就不再是基督徒了。教會失去愛,教會也不再是教會了。耶穌說:「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,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。」(約13:35)從哥林多前書13:4-7來看愛,愛不是抽象的名詞,它可以很具體的列出來,也可以很具體的在生活中行出來,我們的生命也會因為有愛而活得不一樣。加上今天這兩樣愛的行動,我們現在就去行吧!

三、作馬丁路德的禱告讀禱 (7分鐘)
1、讚美—2、感謝—3、認罪—4、祈求—5、代求—

四、開始全新的一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