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02-09
凡物公用
作者:謝明昇牧師
一、唱一首詩歌敬拜神 (3分鐘)
聆聽一首詩歌,預備心領受神的話
二、讀一段經文:讀三遍後開始默想 (5分鐘)
【使徒行傳四32-37】:「32 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,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,都是大家公用。33 使徒大有能力,見證主耶穌復活;眾人也都蒙大恩。34 內中也沒有一個缺乏的;因為人人將田產房屋都賣了,把所賣的價銀拿來,35 放在使徒腳前,照各人所需用的,分給各人。36 有一個利未人,生在塞浦路斯,名叫約瑟,使徒稱他為巴拿巴(巴拿巴翻出來就是勸慰子)。37 他有田地,也賣了,把價銀拿來,放在使徒腳前。」
感想:這段經文讓我們看見初代耶路撒冷教會產生了一種凡物公用的型式,它非常符合愛神與愛人的精神,也因這樣的生活方式它帶來的結果是「沒有一個缺乏的」。
1、個人財產的使用(v32)
「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是自己的」,在屬靈上我們知道一切我們所擁有的事實上都是屬神的,我們只不過管家而已。在第三十七節巴拿巴有田地,他把田地賣了。所以依此來看,我們不可把「大家公用」,解作人人都放棄擁有私有財產的權利,所有的東西由所有的人共同擁有。
以前一些有錢人信主了,他們因著愛神的緣故,他會很慷既地把神所交付給他的財產處置掉,使有需要的人得著供應,大家一無所缺。
2、教會大有能力(v33)
教會內部過著彼此相愛的生活,可是對外也當顯出教會強大的功能來,就是「見證主耶穌復活」,這也是教會在世上最重要的工作,它產生的果效是「眾人也都蒙大恩」。今天見證主耶穌的復活也應當是教會最重要之務,教會越為主作見瞪,傳福音給世人,教會就會越顯出她的能力來。當人信了主加入教會,教會就會逐漸茁壯,越來越有力量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。
3、奉獻當有的態度(vv34-37)
在這段經文出現兩次「把價銀拿來,放在使徒腳前」。也就是錢雖然是我奉獻的,但我們謙謙卑卑的把價銀放在使徒「腳前」。這種人不會覺得我奉獻了這麼大筆的錢,我就應該在教會成為重要的人;或講話的聲音就大了;或強要掌控所有的分派權。放在使徒腳前就是一切都由使徒全權來作最後的分派。
4、特別引進巴拿巴(vv36-37)
使徒行傳作者路加在此特別介紹巴拿巴進來,他原本住在塞浦路斯,名叫約瑟,後來「使徒稱他為巴拿巴(巴拿巴翻出來就是勸慰子)」,這非常符合他的為人,因有這個個性,他在眾門徒還不信任保羅時,因保羅曾經逼迫過基督徒,是由他引進保羅與使徒見面的(徒9:27);當馬可軟弱,在第一次宣教之旅半途離隊,保羅不想再帶他去第二次宣教之旅,巴拿巴寧可與保羅分道揚鑣也要再把馬可帶在身邊(徒15:39),使馬可有機會成長,後來馬可成為馬可福音的作者,也成為保羅很重要的同工(提後4:11)。
結論:這是一段初代教會留下來的一段生活方式,在當時使教會急遽的成長,信徒生活在一起能「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,彼此交接、擘餅、祈禱」,教會開始在地上被建立起來。
三、作馬丁路德的禱告讀禱 (7分鐘)
1、讚美—2、感謝—3、認罪—4、祈求—5、代求—
四、開始全新的一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