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12-22
因小失大
作者:謝明昇牧師
一、唱一首詩歌敬拜神 (3分鐘)
聆聽一首詩歌,預備心領受神的話
二、讀一段經文:讀三遍後開始默想 (5分鐘)
【馬太福音十八21-35】:「21那時,彼得進前來,對耶穌說:主啊,我弟兄得罪我,我當饒恕他幾次呢?到七次可以嗎?22 耶穌說:「我對你說,不是到七次,乃是到七十個七次。23 天國好像一個王要和他僕人算帳。24 才算的時候,有人帶了一個欠一千萬銀子的來。25 因為他沒有甚麼償還之物,主人吩咐把他和他妻子兒女,並一切所有的都賣了償還。26 那僕人就俯伏拜他,說:主啊,寬容我,將來我都要還清。27那僕人的主人就動了慈心,把他釋放了,並且免了他的債。28 那僕人出來,遇見他的一個同伴欠他十兩銀子,便揪着他,掐住他的喉嚨,說:你把所欠的還我!29 他的同伴就俯伏央求他,說:寬容我吧,將來我必還清。30 他不肯,竟去把他下在監裏,等他還了所欠的債。31眾同伴看見他所做的事就甚憂愁,去把這事都告訴了主人。32於是主人叫了他來,對他說:你這惡奴才!你央求我,我就把你所欠的都免了,33 你不應當憐恤你的同伴,像我憐恤你嗎?34主人就大怒,把他交給掌刑的,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。35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裏饒恕你的弟兄,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。」
感想:英國神學家賴特(N.T.Wright)說:「在古羅馬,對95%收入微薄的平民百姓或奴隸而言,閒情逸趣和享受生活只不過是空談,對當時流行的哲學都沒有什麼吸引力,可是基督教卻偏偏在貧苦大眾中興旺起來。」 為什麼,因為基督教會憐恤那些貧苦的大眾,使人生命活得有盼望。耶穌講的這比喻之前彼得問到弟兄得罪我饒恕他七次可以嗎?可是耶穌卻說七十個七次,那等於是無限次的饒恕的意思了。之後,就說了這個比喻。
1、國王的憐恤
有一個國王有一個僕人欠他「一千萬銀子」,依當時工資它需要工作500萬天,也就是要工作約13700年他才能還清這比筆,他因此得了失心瘋,還神智不清地跪在地上對國王說:「寬容我,將來我都要還清」,他哪能活13700年來還這筆債呢?國王「動了慈心」,可憐他,因此就免了他的債。
2、惡僕的不憐恤
可是當他出來,遇見一位欠他「十兩銀子」的同伴,這筆錢大約100天的工資即可還清,是可以做得到的,可是這惡僕竟然不憐恤他,還把他下在監裡。有人因此去告訴國王,國王生氣,把這惡奴才「交給掌刑的」,等他還清了所欠的債才能放出來。當然,這是一輩子也不可能發生的事了。
這比喻事實上也是在說給我們每一個人聽的,我們常常會執著於別人對我們的虧欠,但我們卻看不見神對我們的赦免,作家楊腓利(Philip Yancey)說:「我若聆聽,就會聽到福音書傳來的響亮耳語,說我得的是不配得的。我配得懲罰,卻得到赦免;我配得天譴,卻得到愛。」
結論:神為大家所預備的永遠支取不完,夠分給你,也夠分給所有的人,多為別人蒙神祝福而快樂,你的生命必會不一樣!
三、作馬丁路德的禱告讀禱 (7分鐘)
1、讚美—2、感謝—3、認罪—4、祈求—5、代求—
四、開始全新的一天!